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有关校园暴力调查报告

时间:2022-12-31 14:45:05 浏览量:

关于校园暴力的调查报告
近几年来,频频有校园暴力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但类似的视频仅仅暴露了校园暴力的冰山一角。在汕头,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对此,我们小组对校园暴力等有关问题展开调查,深究发生校园暴力的原因,了解周围同学对校园暴力的看法。


从我们收回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82.42%的同学肯定自己身边存在着校园暴力。同学们面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暴力事件,有65.29%的同学选择自己解决的方式,34.71%的同学愿意“报警、告诉老师或家长”。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采取正确方式解决问题的同学还不到一半,多数同学遇到此类事情更愿意自己解决,而不愿让老师和家长知道。86.82%的同学对校园暴力是持否定态度的。大部分同学希望,国家及当地应该制定与“校园暴力”有关的法律法规,遏制这种现象的继续发展。


对于“校园暴力”发生的根本原因,有26.35%的同学认为这是教育问题,是学校管理松懈所致;
有27.70%的同学认为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学校缺乏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指导及法制教育。同学们认为,要从根本上杜绝校园暴力,关键在于要加强对学生们的心理指导,以及学校要增强管理力度和处罚力度。


本来,十几岁的青少年是风华正茂,正是学习的大好时机。谁会想到,打耳光、泼冷水、扒光衣服、群殴、勒索钱财等等暴力的行为正是出自学生之手。他们做出的许多暴力行为甚至连成年人都都不敢想象。本人接触过不少的不良青年,发觉他们其实并不像他们家长眼中那么一无是处,相反的,他们身上具有很多优点。但是,现在学校和许多家长都是以 成绩作为评定孩子好坏的标准,他们的优点都被学校和家长忽略,他们在家长那里得不到任何肯定,在学校,老师又是重点培养好学生。他们为了证明自己有力量,为了表现自己来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往往会去欺负弱小者,表明自己能够对周围的人施加影响,尤其是人际影响。


新华网指出:“从媒体的评论看(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论者剑锋所指多在于教育体制的弊病或社会教育环境的不佳。比如,教育的功利性使所谓的差学生难以获得尊重和认可,长期积累下来,最终产生精神的扭曲或人格的不健全。又如,即使素质教育推行有年,也并未根本改变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格局,反映在学生个体身上就是心智不够成熟,处理实际问题能力较差,往往出现极端行为。这些批评,无疑都点到了当前学校教育的痛处,值得人们认真反思。”
在我身边就有这么一个例子,我的一个好朋友的哥哥就是个不良青年。我的朋友告诉我,她的哥哥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很优异,演变成今天这样子的原因竟是一张试卷。原来,她哥哥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数学考了七十多分,被父母痛骂了一顿,平时一直数学考100分的他很是伤心,一连在家哭了几天。这件事过后,她哥哥便无心向学,跟着社会上的“朋友”混。直到我初一认识他的时候,他已经是一帮昏昏的“头头”了。有谁曾想到,眼前的他会是昔日的全班第一?
专家分析,引发校园暴力的因素包括:学校骨干教师的以绝对服从特征的权威性管理模式,校园的等级式结构,暴力性校园文化,团体动力,以权利为中心的校园人际关系,缺乏情感交流的疏远化学习模式。


所以,我强烈呼吁,无论是学校教育方法的改善,还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加强,都应该强调人的价值,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把这当做是教育的最终目标,而不是一味的追求优异的成绩。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并进行挖掘,鼓励其坚持发扬其优点;
不以好坏成绩评定学生;
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指导,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不做表面功夫。

推荐访问:调查报告 校园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