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某镇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安排

时间:2023-02-18 09:30:33 浏览量:

某镇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 工作安排 上半年,某镇全面贯彻落实市第十七次党代会、第十六届十六次全会精神,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标杆镇、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镇”为目标,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1-6月,全镇预计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6.9亿元,同比增6.67%;
二季度预计完成规下工业增加值增速22%;
第三产业继续保持强劲增长,1-6月限上批发业、限上零售业、限上餐饮业预计分别同比增41.5%、21.8%、10%;
预计完成民间投资5.7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4.3亿元、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3亿元;
1-6月,预计完成自营出口11.6亿元。

二、2023年上半年工作内容 (一)以工业为主导,实体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一是紧盯项目,带动投资稳定增长。关注产业方向,紧密结合某产业实际和土地储备优势,共赴省市外招商7次,洽谈项目10只,累计引进内资3.5亿元。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持续推进工业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主动协调解决各项难题17个,微纳晶等重点工业投资项目成功启动,珀美新材料、长立钢结构、荣坤建筑设备等工业项目开工投产,智能交通工具等重点项目即将供地。目前全镇在建民间投资项目18只,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4只,以有效投资助推经济发展实现了“半年稳”。

二是腾笼换鸟,盘活经济发展存量。持续推进资源要素向重大项目集中,以天洁有机更新为契机,综合运用退租还产、依法转让、龙头并购、二次开发、招引项目等方式,实行“一企一策”“一地一策”,打出一系列腾笼换鸟组合拳,在去年累计盘活土地厂房230亩、引进余缺对接项目5只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收储土地288亩,目前在谈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3只,全部集中在新材料、新能源领域。

三是科创赋能,助推产业提质增效。深入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计划,1-6月累计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3亿元,完成全年指标的60.5%;
坚持深化创新驱动,申报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5家,预计完成技术市场交易额1.5亿元。持续推进企业“两化改造”,目前已基本完成通球环保、永和精密、圣轩针织等企业的数字化改造,覆盖环保、机械、针织等某优势产业。致力于打造人才高地,目前已申报国家级、省级引才计划各4人,“暨阳英才计划”人才通过答辩2人,同时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培育了一批高技能乡村振兴人才。

(二)以惠民为主题,共同富裕路径逐渐拓宽 一是增收致富,激活兴村治社原动力。以奋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镇为目标,建立“乡村共富”项目建设奖补机制,通过以奖代补,激励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探索服务业经济,新建公寓楼20套,目前50万元以上经营性收入村集体已达10个。着力做好稳产保供工作,规划实施耕地“两非”整治400亩,规模种粮户种植稻麦5615.7亩,筑牢粮食生产“压舱石”。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完成农作物统防统治约5000亩,完成农作物绿色防控约5300亩。

二是服务优享,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严把各场所“守小门”工作,积极推广“场所码”,确保应贴尽贴、应用尽用,筑牢冷链食品物防屏障;
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和核酸采样工作,增加至7个“愿检尽检”点位,确保核酸检测采样量。推进镇村管理数字化、智能化,在常态化做好环境卫生长效保洁等工作的基础上,引进“汐潮农村人居环境管理平台”,促进环境管理各环节标准化,完成省级农村家宴中心、学校食堂“阳光厨房”全覆盖。积极实施民生实事项目,4家爱心食堂已投入运行,农村道路大中修和集镇道路提质改造项目已完成前期准备。

(三)以防控为重点,全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是多措并举,深化信访矛盾化解。毫不松懈打好信访积案化解百日攻坚战,紧紧围绕“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目标要求,多方联动推进信访积案化解,今年以来化解省级积案4件,其中重点化解历时七年的“骨头案”1件。进一步完善信访矛盾化解制度,拟定村级初信初访工作机制,对村(社区)实行矛盾风险隐患点“月排查、月报告”,形成镇村“责任链”,以班子包案形式督促办理落实,将案件化解在源头、化解在当下。

二是警钟长鸣,健全风险防控机制。全面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健全完善镇应急管理委员会“1+8”组织架构,出台《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方案》,建立健全跨区域、跨部门等应急协调联动模式,制定各项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多场所开展疫情防控、防洪防旱、安全生产应急演练,组织开展“除险保安”专项执法,公共安全的风险分析和应对能力显著提升。

(四)以服务为核心,基层战斗堡垒不断稳固 一是服务村企,强化基层党建基础。推进党建联盟建设,挖掘某红色资源,探索建立红色乡村“文旅商融合”振兴模式,设立党员教育基地、党员活动基地,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村级经济发展。深化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新建工作。夯实两新党建基础,继续深化两新党组织“双覆盖”,新建非公企业党组织1家;
深入开展“支部定议题、党员找问题、党群破难题”主题活动,确定议题5个,破除难题12个。

二是抬高标尺,锻造实干担当队伍。以镇“作风建设提升年”为契机,健全机关干部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交心谈心工作制度,挂职锻炼机关干部4名,选拔任用中层干部11名,充分调动年轻干部干事积极性。制度化开展村社干部培养工作,通过“浙里兴村共富”场景“揭榜挂帅”,实施“村务能手”培养计划,切实提升村社干部的干事能力;
一体化建立村社干部考核体系,定期开展村级民情分析会,常态化开展基层组织运行规范性督查,压实村干部实干担当权责。

(五)以落实为准则,作风建设提升长效开展 一是以案促改,净化全镇政治生态。深入开展作风建设整改提升专项行动,深刻研究《深化“四责协同”落实“五张责任清单”》6个实施办法,靶向制定行动方案,细化形成整改清单。全面加强纪律作风建设,成立长效督导小组,全方位承接“七张问题清单”查改机制,对镇村社运行效能进行智能预警、综合分析、集成解决,定期召开作风建设整改“回头看”分析会,通报问题整改进度。

二是长效常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建立“一岗双责”全覆盖监管体系,落实“一岗双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深化“四则协同”落实“五张责任清单”“1+6”工作机制,细化执行清单,集中学习《基层重点事项治理“微九条”》。建立镇村两级清廉顾问团,上报监督信息203条,转问题线索6个。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党纪立案审查22人,已给予党纪处分16人,“第一种形态”处理党员干部9人。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坚持发展主引擎,拼质量、增实力 1.盘活存量,建设“腾笼换鸟产业示范区” 一是利用“双碳”倒逼机制,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清退高能低效企业,节约用能空间,整合归宗零星土地,统筹工业园区周边2000亩存量土地,摸排闲置厂房2万平方米,列清册、作规划、明导向、强宣传、争政策,支持多业态产业项目落地,为建设“腾笼换鸟工业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二是坚持以亩产论英雄的鲜明导向,持续推进天洁集团新乐厂区剩余土地收储工作,布局整体招商思路,配合市投资促进中心等市级部门,对接明日控股改性塑料项目、杭州华目科技智能视觉项目等加快协商引进,重点推进乾智坤达微纳晶、杭州通普机电智能交通工具等4只亿元以上项目尽快落地。三是全面推进“助企纾困”大走访工作,针对全镇规上工业企业、限上服务业企业,及重点“小升规”培育企业、部分规下企业进行上门走访,发挥《某镇企业走访调查问卷》摸底效用,形成问题清单,聚焦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共性问题主动服务,出台个性化助企纾困措施,“因企制宜”“出方抓药”,保证措施落到实处、暖到要处。

2.建管并用,推动城镇有机更新 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修编为契机,优化镇域空间布局,加快谋划“退二进三”“退三优三”计划,选定老集镇约1万平方米区域,推进拆改工作,挖掘商住服务功能潜质,招引高品质小区、商场,打造首个某“中心商圈”概念区域。推进保障房建设,确保竣工验收252套,完成新乐村、小砚石村农村道路大中修项目,启动同文村、牌一村、新乐村农污纳厂项目,完成自建房摸排和整治工作,推动城镇品质持续提升。加速推进城镇精细化智能化管理,继续延伸外卖商户“阳光厨房”建设触角,力争网络餐饮阳光厨房全覆盖。

(二)突出管理主抓手,加力度,再提升 1.民生保障,写好共同富裕答卷 深化落实“1+8+X”大救助体系,深入推进“扩中”“提低”,持续做好扶贫、顾残、养老等一系列工作,以及低收入农户“一户一干部”帮促数字系统工作,力争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持续推进爱心食堂建设项目,力争于年底前覆盖7个村,于明年年底前覆盖全镇60%的村社。深化推进“乡村共富”项目建设奖补机制,助力“双增”攻坚,做好农村闲置农房激活工作,力争完成全镇全年农村闲置农房激活2000万投资额任务,确保今年实现80%以上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

2.党建引路,锻造过硬基层队伍 结合浙里兴村共富场景的领雁先锋、治村赛场跑道,对村社主职干部进行每季度排位,将村社非主职干部考核结果与主职干部进行捆绑式考核,加强营造“比学赶超”氛围。继续深化两新党组织“双覆盖”,推进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专业化,提升改善两新党组织阵地建设。把紧党员发展入口关,注重党员发展质量,加强入党积极分子跟踪培养力度,今年拟发展18名党员。结合党建共富联盟打造党建品牌,推进同文村与省邮政银行的党建联盟建设,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张秋人纪念馆提升项目、三农办公室建设项目。

(三)把握稳定主基调,强智治、聚合力 1.除险保安,牢牢守住安全底线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依托安全生产风险普查平台和“工业在线系统”、“除险保安”系统,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常普常新”;
推进重点领域隐患挂牌整治,抓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联动推进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药品安全排查整改闭环机制,继续做好“浙食链”“浙冷链”工作,着重关注党的二十大期间维稳安保工作,确保全年无较大以上事故发生。严格落实“源头防控+硬核隔离+精密智控”机制,进一步落实疫苗接种工作,精准抓好药店、菜场、学校等重点场所的“守小门”工作和“场所码”应用,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2.协同智治,完善高效治理体系 以“枫桥经验”61周年纪念大会为重要节点,切实完善“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运行机制,深化发挥协调联动作用,借助新建镇村两级矛盾调解中心有力平台,落实验收工作“通报+奖励”双管齐下,进一步巩固村级“第一道防线”,减少诉求类信访,降低新增积案率。发挥大数据分析作用,利用现有综合信息指挥室信息平台、“枫桥经验”应用系统、“民呼我为”信访平台等,将民声诉求、镇级工作痛点、群众矛盾问题、重大风险隐患等做好梳理,按月度、季度开展数据研判分析,助力镇域发展“数据参谋”。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下半年 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