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农贸市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11-07 10:05:06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贸市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供大家参考。

农贸市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农贸市场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为了解全区农贸市场的分布状况及运行现状,进一步推动农贸市场的建立、 规划和进展,依据区人大常委会 2022 年工作要点,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 委组织调研组,在吴继业副主任、胡齐乾副主任的带着下,于 3 月底至 4 月上旬,对全区农贸市场建立状况进展了调研。调研组深入新前综合市场、 西江二桥疏导点、羽山菜市场、十里铺农贸市场、中心菜市场等进展了实 地踏看

 ,视察有关市场建立状况。在召开的座谈会上,分别听取了区府办、 发改局、财政局、黄岩国土资源分局、环保局、建立局、农业局、商务局、 食药监局、黄岩工商分局、黄岩城管行政执法分局、规划处、消防大队、 同创办等有关单位的工作汇报。依据调研中了解的状况,现将全区农贸市 场建立状况报告如下。

 一、 全区农贸市场建立根本状况 全区登记在册农贸市场 20 家,无证农贸市场(临时便民交易场所)32 家,总计 52 家,分布在全区各街道、乡镇。其中省级文明示范市场 10 家,四文明标准市场 1 家,二文明标准市场 3 家,一文明标准市场 2 家。

 形成了大中小相结合,多层次、多品种和多种运行方式并存的交易市场网 络,为搞活流通,促进农产品的生产,富强市场,振兴经济和便利群众生 活等发挥了乐观的作用。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农贸市场建立方面做了大量

  工作。2022 年全省农贸市场改造提升现场会在黄岩召开,王建满副省长 高度确定了黄岩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成效。

 一是强化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区里特地成立了农贸市场改造提升领 导小组,主动将市场改造提升与“多城同创”等政府中心工作对接。在详 细职责安排上,工商部门制定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标准、市场摊位租赁合同 示范文本,指导市场制定经营户准则及其他治理制度。发改部门参加市场 建立规划的编制,负责对市场建立工程进展审批或备案,参加工程的综合 验收,对市场价格进展监管。财政部门负责安排市场补贴资金和嘉奖资金 的预算,并准时足额到位。国土部门审核新建、改建、扩建市场用地方案。

 建立规划部门负责审核新建、改建、扩建市场的选址和建立方案。公安消 防部门负责市场建立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核,参加建立工程的竣工验收。城 市治理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大对公路市场和流淌摊贩取缔力度。其他部门根 据各自职责,依法对市场活动实施监视治理。

 二是制定政策,支持提升进展。2022 年,黄岩区政府出台了《关于 促进农贸市场提升进展的若干意见》,制订了区农贸市场提升进展三年行 动打算。2022 年,区政府印发了《黄岩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补助嘉 奖方法的通知》,加大奖补的力度,对规定时间内通过省文明示范市场验 收的市场赐予每家 20 万元嘉奖,并明确了新建类(迁建类)、改造类市场 每平方米补助 250 元、180 元以及仪器设备的补助金额。为确保城区中心 菜市场改造重点工程顺当推动,区财政预支经费 400 万元用于中心菜市场

  改造提升。同时,财政、国土、建立、规划、行政执法、消防、乡镇(街 道)等部门亲密协作,落实相应政策,帮忙解决了市场建立中遇到的大量 困难。

 三是因地制宜,推动改造升级。依据各个农贸市场位置、功能、人流 量等特点,实行“一场一策”,量身制定了详细的整治措施和目标任务。

 严格对比“地不湿、无异味、菜安全、价公正、计量准、可休息”和“价 公示、可追溯、联成网”的创立要求,对马上改造的市场进展合理布局, 科学规划设计摊位构造。为确保顺当完成改造任务,注意设计、招标、土 建、信息化等关键环节,合理倒排工期,全力提升进度。同时,实行上下 互动机制,区农提办、各责任乡镇街道、市场举办者和区工商分局安排特 地联系人,实行改造提升工作进度月报制,准时反应问题和困难,并第一 时间解决。

 四是严格治理,保障标准安全。一是自“多城同创”活动启动以来, 全面开展市场整治“铁腕行动”,对经营户占道经营、乱堆乱放、保洁不 到位等问题及消费者违章停车、乱扔垃圾等不文明现象进展集中整治,截 至目前,已组织 1000 余人次集中整治农贸市场 30 余家。二是创新推行“业 务指导员制”,全区每家农贸市场均配备一名工商干部担当工商业务指导 员,每日至少一次实地巡查指导,三是以奖罚金形式优化市场进出机制。

 对固定摊位经营户实行“奖罚金”,由市场成立考核小组,若违规视情节 按不同金额从保证金中扣除罚金;如经营户全年无违规行为,市场年底对

  其予以嘉奖。四是开展各项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开展市场食品检测,形成 了以商品质量检测为中心、市场巡查为纽带、经营者自检为根底、消费者 送检为补充、工商部门抽检为保障的市场食品质量监视体系,指导 12 个 农贸市场建立检测点。

 二、 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经济进展,人民群众对生活水平要求越来越高,农贸市场的进展 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贸市场城乡进展不平衡。城区农贸市场分布 不够合理。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合理的布局,存在旧住宅小区农贸 市场多而乱,新建小区未建配套设施的现象。人口密度大的旧城区农贸市 场四周形成自发的公路市场,严峻影响交通和城市文明形象。村镇及城郊 结合部农贸市场根底设施比拟薄弱,临时疏导点多为大棚式市场,场内除 摊位外几乎没有其它设施,排污力量差,经营、购物环境差,吸引不了人 气,而所在的村集体不情愿投入大量资金进展改造。

 (二)农贸市场治理有待进一步标准。仍旧无证的农贸市场,场内治理、 硬件设施与创立国家卫生城市存在肯定距离。目前,市场治理中心没有市 场外部治理的职能,而有外部治理职能的一些部门治理不够到位,造成农 贸市场外停车位缺乏、流淌摊贩堵塞交通等现象。一些较小的农贸市场内 部卫生较差,地面多水易滑,存在环境脏、乱、差现象。局部群众反映一 些熟食和农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需有关部门加强日常巡查检测和重点抽查。

  (三)经营者和治理者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营者的素养和受训练程 度普遍偏低,缺乏市场经济意识,缺乏效劳意识,没有完善的效劳理念。

 个别经营者文明卫生意识较差。治理者还停留在收收税费、租金的较低级 的治理层面,不能立足于依据市场需求而对集市进展适时改造和完善的层 面。

 

推荐访问:农贸市场文明创建调研报告 农贸市场 调研报告 情况

原创文章写作
原创文章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