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语法学习/复习讲义 虚拟语气语法知识点讲义06【精讲版·全国通用】 虚拟语气的基本句型知识点总结 虚拟语气的基本句型 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们将非真实条件(或叫虚拟条件)分为三类——涉及现在时间的虚拟条件,涉及过去时间的虚拟条件,涉及将来时间的虚拟条件。下面就是这三类基本句型的谓语动词形式:
时间 从句谓语形式 主句谓语形式 将来 一般过去时(be用were) would/should/might/could+动词原形 现在 一般过去时(be用were) would/should/might/could+动词原形 过去 过去完成时 would/should/might/could have+过去分词 一、涉及现在时间的虚拟条件 即条件从句所涉及的内容是现在的不真实情况,此时从句的谓语用一般过去时,而主句谓语用“should (would, could, might)+动词原形”。如:
If I were taller, I would become a policeman. 如果我个子再高一点,我就当警察了。
If I knew her number I could ring her up. 要是我知道她的号码,就能给她打电话。
第一句所表示的实际情况是:我的个子不够高,所以不能当警察;
第二句所表示的实际情况是:我现在不知道她的电话号码,所以不能给她打电话。
二、涉及过去时间的虚拟条件 即条件从句所涉及的内容是过去的不真实情况,此时从句的谓语用过去完成时,而主句谓语用“would/should/might/could have+动词过去分词”。如:
If he had been here yesterday, he might have told us. 如果他昨天在这儿,他就可能告诉我们了。
If I had worked harder at school, I’d have got a better job. 要是我上学时努力一些,我就会有较好的工作了。
第一句所表示的实际情况是:他昨天不在这里,所以没能告诉我们;
第二句所表示的实际情况是:我上学的时候没有努力,所以后来没能找到较好的工作。
三、涉及将来时间的虚拟条件 即条件从句所涉及的内容是将来的不真实情况,或很可能是将来的不真实情况,此时从句的谓语一般过去时(be通常用were),或用should+动词原形,或用were to+动词原形,而主句谓语用“should (would, could, might)+动词原形”。如:
If it rained tomorrow, we’d stay at home. 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待在家里。
If you took a taxi, you’d get there quicker. 如果你叫一辆出租汽车,你就会快点儿到那儿。
第一句所表示的实际情况是:估计明天会天晴,所以我们侍在家里的可能性不大;
第二句所表示的实际情况是:你不愿叫出租车,所以你不能较快到达。
两点重要说明:
(1) 条件从句的谓语动词为be时,不管其主语为单数还是复数通常都用were,但在口语或非正式文体中的单数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后,也可用was。如:
If I was [were] rich, I would buy you anything you wanted. 我要是有钱,我会给你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
(2)当涉及将来时间的虚拟条件时,从句谓语除可用一般过去时外,还可用“should+动词原形”和“were to+动词原形”,其中的should表示可能性极小,有时译为“万一”,其中的were to则表示一种纯粹的假设。如:
If we should fail this time, we would be ruined. 万一我们次失败,那我们就完了。
If you were to help him, it would keep him safer. 假若你肯帮他,他就会安全一些。
另外,当条件从句使用“should+动词原形”时,主句谓语除可用虚拟语气外,也可用陈述语气或祈使语气。如:
If I should see him, I’ll ask him to ring you. 如果我能见到他,我将请他给你打电话。
If you should write to her, send her my love. 如果你给她写信,请代我向她问好。
虚拟语气对许多英语初学者来说都是一个难点——难就难在虚拟语气不仅不容易理解,而且句式比较复杂。下面仅就“虚拟条件句”的理解和用法作一个入门级的知识介绍。
英语是一门非常有趣的语言,它对语言的描述有时是相当细腻的,比如它会根据if条件从句的内容是否真实,将其分为真实条件句和非真实条件句,你若说“如果我有空我就去”,其中的“如果我有空”就是一个条件,它到底真实的还是不真实的呢?很难说,那要看说话人的具体情况——如果他是真心想抽时间去的话,那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条件;
但如果他明知自己没有时间去,只是这样说来应付对方或表示自己的遗憾,那它就是一个非真实的条件。这两种情况对汉语的表达没什么影响,但在英语中区别可就大了——真实条件,用陈述语气;
非真实条件,用虚拟语气。如下例:
If I have time, I will go. 如果我有时间,我就去。(陈述语气) If I had time, I would go. 如果我有时间,我就去。(虚拟语气) 有些句子,由于句意的特殊性,它永远是不真实的,所以就永远要用虚拟语气,如汉语说“如果我是你的话”“如果太阳从西边出来的话”等。请看下例:
If I were you, I would marry him. 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嫁给他。
If the sun rose in the west, I would marry him. 如果太阳从西边出来,那我就嫁给他。
这两句要是给你来写,你会怎样写呢?如果你在此之前还对虚拟语气一无所知的话,那你很可能会这样写:
If I am you, I will marry him. 如果我是你的话,我就嫁给他。
If the sun rises in the west, I will marry him. 如果太阳从西边出来,那我就嫁给他。
但是,错了!原因是你用的是陈述语气,而从句意来看,它们所涉及的条件都是非真实的,或者说是虚拟的,所以句子谓语必须要用虚拟语气。如果你细心的话,你将上面的正确句子和错误句子作一个比较,你会发现,虚拟语气的谓语好像就是在陈述语气的基础上往“过去”后推了一个时态——即将一般现在时往“过去”后推变成一般过去时,将一般将来时往“过去”后推变成过去将来时,等等。你太有才了,情况正是这样的! 附:关于虚拟语气的省略与倒装问题 虚拟条件句的从句部分若含有were, should 或had,可省略if,再把were, should或had 移到从句的句首,使用倒装句型。例如:
Had I known your address, I would have written before.= If I had known your address, I would have written before. 我要是知道你的地址我早就给你写信了。
Were they here now, they could help us. =If they were here now, they could help us. 他们现在在的话,就会帮助我们了。
注:若条件从句为否定句,否定词not应置于主语之后,而不能与were, should, had 等缩略成Weren’t, Shouldn’t, Hadn’t而置于句首。另外,有时省略if后提前的had不是助动词。如:
Had I time, I would come. 假若我有时间,我会来的。(=If I had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