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优秀村支部第一书记刘九龙先进事迹(范例推荐),供大家参考。
优秀村支部第一书记刘九龙先进事迹
刘九龙,现任 XX 县区纪委组织部副部长。2016 年 1 月被选派到 XX 县区万家村担任第一书记。任职以来,他牢记抓党建、促进展的使命,围绕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认真履职,真心解民忧、真劲促进展、真情帮民困,奋力前行,扎实开展驻村帮扶。今年 4 月被授予 2016年度全省优秀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当个踏实村民怀揣真心驻村
面对农村工作,一直在机关当笔杆子的刘九龙没有经历,也没有经验,他说迎难而上是唯一的办法。与村民都认识成为第一个目标。去年春节刚过,他将制作的便民联系卡送入每一户人家手中,告诉他们:有事请打电话,我是新来的第一书记。随后,他累计用一个月时间走遍了全村 200 多户人家,与老百姓拉家常,问疾苦。村民说:刘书记不像城里来的,就像我们个邻居。。你跟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面对面的交流,听到了群众的心声,对村情有了初步熟悉,这不仅树立了信心,也让他有了一份脱贫攻坚路线图、时间表、发力点。
他把自己的党组织关系转到村上,翻修了村党员活动室。带头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学做统一,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为题进行了党课辅导。坚持每周一次支委会,一月一次支部会,有的时候在田间地头,有的时候在党员家中,甚至利用婚丧嫁娶
等人头聚集的特殊时间,过组织生活,讲政策理论,谈村域进展。与支部一班人,在能人中培养党员、在党员中遴选能人、在党员能人中推举村干部,非常慎重的讨论接收村主任为预备党员,去年全村已批准预备党员 2 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2 名,党员带头组建了山药等 3 个专业农民合作社。他与全村党员,逐个促膝长谈,静下心来研究全村脱贫致富的路子,激发内生动力,转变等靠要思想,提高群众致富的能力与信心。
当个务实书记运用真劲驻村
在全面打起的脱贫攻坚战中,作为第一书记,刘九龙将党建与脱贫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政治引领功能与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探索支部+模式,为村脱贫、户越线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支部+基础保障,贫困村靓起来。让基础设施与重大项目围绕民心铺开,优先解决距离民心最近的事,这是刘九龙与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共识。支部牵头,2016 年,全面实施安全饮水、农网改造工程,现在户户用上自来水,家家通上平价电。配合镇政府组织实施了 60 套安置房建设、万家坪广场、村办公危房维修、1.6 公里硬化路、1.6 公里砂石路、1.2 公里产业路、3.8 公里安保工程、有线电视入户及网络进村、生活垃圾简易处理等九大项目,一个美丽、恬静的万家村已经揭起了红盖头。
支部+易地搬迁,小康路子创出来。居者有其屋,是刘九龙
的信念,也是大家的梦想。紧扣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加强村党组织脱贫攻坚能力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如期完成 66 户 100 人的安全住房任务。2016 年11 月,万家村 60 户移民安置点竣工,一次性解决 36 户 41 人贫困户住房问题。另外,旧房改造 14 户 22 人、分散安置 8 户 22人、进城入镇 4 户 11 人、集中供给 4 户 4 人。目前,全村砖混结构 187 户、占总数 80.6%,土坯房 45 户、占总数 19.4%,建成了功能齐全 80 余平米的卫生室,实现了户户都有安全住房,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党员与搬迁户结对子,解决搬迁户实际困难,使他们搬得来、住的稳。
支部+产业培养,农民富起来。让地里林下长出白花花的银子,甚至是金子。这是刘九龙最常念叨的。创新组织设置,加快农村产业链党组织建设,在农村产业链中强化党员引领作用。党员带头培养优势产业,引导党员、群众共同脱贫致富。他带头做群众工作,集中 500 亩土地,与邻村建成 XX 县区千亩魔芋基地。支书张成生带头组建养殖专业合作社,饲养山羊 140 余只、豪猪50 余只;党员伍玉峰组建山药专业合作社,种植山药 100 亩、生姜 80 亩,对 7 种蔬菜申报了无公害认证;党员代仁顺牵头组建烟叶专业合作社,面积 380 亩。依靠合作社,特色产业抗风险能力得到提升,带动了王安新、陈国志等 23 户贫困户持续脱贫。
支部+扶贫政策,社会力量聚起来。精准关怀,不让一个困
难群众被冷漠,是刘九龙与全体党员的目标。万家村 60 岁以上人口 141 人、占 16.6%,这减轻了眼前脱贫的任务,但也成为长远进展的压力。在他的主持下,村两委会在惠民政策与社保政策落实上,采取推倒重来、永久公示的办法,全面整改,确保应保尽保,不漏一人,不错一户。金融扶贫方面,成立互助扶贫经济合作组织,完成授信 50 户。社会救助方面,救助农村五保供给对象 29 户 30 人,低保户 14 户 38 人,为 12 户临时救助对象发放救助资金 1.8 万元,为 3 名重点救助对象发放医疗救助金 1.3万元。劳动力培训方面,完成贫困户培训 43 户 44 人。他说,要把党的阳光送到贫困户的手上,让每个人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当个忠实使者充满真情驻村
面对面积大、人口少、居住散、基础设施差、集体无收入、村民底子薄的村情,刘九龙紧抓机遇,统筹帮扶力量,使他们像春雨一样滋润万家,实现村庄的华丽转身。他穿好两双鞋,加强面对面的汇报沟通,在主流媒体发表 80 余篇稿件,内引外联,营造氛围,不遗余力为村子进展争取外援。在省商务厅、市纪委两个单位的倾情帮扶下,又有各级领导与有关部门的关怀与支持。仅 2016 年,就争取到位各类物资、款项 360 万余元,有力地促进了本村的建设与进展。为落实精准扶贫,他按照省商务厅 24户 54 人、市纪委机关 24 户 63 人、镇村干部 30 户 42 人,实现
了党员结对帮扶全覆盖。他积极协助各结对帮扶党员,落实一户一张表、一张合影、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的五个一要求,实现一户一策,手拉手一起走。按帮扶单位要求,定期通报结对党员帮扶情况,整体促进了滴灌到户与持续脱贫。目前,全村贫困户家庭成员人均年收入均不低于 3015 元,整村脱贫希望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