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Reasonsfornotansweringthephone》教学设计

时间:2022-11-05 14:40:14 浏览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Reasonsfornotansweringthephone》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

《Reasonsfornotansweringthephone》教学设计

 

 说 商务英语听说 I – Phone calls I 设计 名称

 “Reasons for not answering the phone” 专业名称及适用对象

 商务英语专业 中职一年级 课件 制作手段

 ppt 时间

 80 分钟 设计思路

 1 、设计意图 通过教学内容安排、实施环节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在学生基础和任务产出要求直接搭建脚手架、以增加梯度的方式,减少学习环节间的跨度。

 2 、教学策略:

 教师以中文标音的方式,帮助学生辨音和记忆读音;以简化任务,突出重点的方式,帮助学生捕捉信息;以增加知识再现和应用的次数,帮助学生记忆语言知识,提高应用能力。

 3 、教学方法:

 :

 笔者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线索,用头脑风暴和模拟交际等方法,让学生“在做中练”、“在练中做”。

 教学对象分析:

 1. 教学班特点:

 教学对象为商英班一年级学生,商英听说技能是本专业核心技能。学生总数为10 人,按小组合作的要求长期固定分组,习惯在听说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在以往教学中,基本上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2.教学对象的原有基础:

 学生此前已具一定的数字听力、表达基础,也接触过一些英文名字,但由于语音基础较弱,对词汇读音的模仿、记忆、应用有困难;一部分学生语音、听力基础非常薄弱,带严重的口音,并对英文名字的英语捕捉、表达,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对英文名尤其如此。对未能接电话的原因、如何传达商务电话信息,欠缺相关的商务常识及语言知识基础。

 教学内容分析:

 原教学任务 9.2 Making telephone calls 内容包括:○1 报公司名○2 接、拨双方姓名(英文名)○3 不能接听的原因○4 应对表达(a 留言、b 再电、c 回电等)。对于本班学生的基础和学能来说,语言知识和技能点较多、信息较复杂。

 因此,老师把该任务分割成两个子任务:

 I:“Reasons for not answering the phone (○1 报公司名○2 接、拨双方姓名(英文名)○3 未能接听的原因) II:“Calling back or leaving a message”(○4 应对表达, 完整的应答过程、任务扩展) 本设计,学习内容为 I:“Reasons for not answering the phone。预计教学时间为2 学时,80 分钟。

 教学重点及难点:

 1)重点 :

 ○1 拨、接商务电话的信息要点。

 ○2 英文名、未能接听原因的词汇和句子的听、说。

 2)难点:

 ○1

 词汇、句子的读音、听力捕捉和(部分学生的)表达应用。

 ○2

 拨、接商务电话的应对常识。

 教学目标:

 1、 、 知识、能力目标 教 学目标 目标分层 交际意愿、能力强的学生(A 层)

 交际意愿、能力较薄弱的学生(B 层)

 知 识目标 ○1 拨、接商务电话的信息要点。

 ○2 公司名、英文名和表达未能接听原因词汇的读音、辨音、辨义(记忆、理解、运用)

 ○3 表达关键信息的句子的(理解、记忆、运用)

 能 力目标 ○1 (听)能听懂:a 来电涉及的人名 b 未能接听的原因。

 ○2 (说)能口头表达:a 以报公司名的形式接听电话 b 指明接听电话的人 c 报身份 d 说明未能接听的原因

 2、 、 情感目标:

 1)通过减少学习任务容量、简化任务,提高任务完成质量,增强学生对英语交际的自信。

 2)在学习中逐渐了解部分相关的交际常识或习惯做法。

 ○3 交际流畅、词句基本无误,语音基本标准。

 ○ 3 能进行交流,无信息表达、理解错漏,语音基本能辨别。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 教学内容 学生 教师 引入 约 1 分钟 直接引入 本课学习内容 了解本课学习任务 点名本学习任务,为一步热身运动做铺垫 热身练习 约 5 分钟

 听录音猜答案 公司名、人名、未接听理由、信息要素及流程 1、看词汇的形、音、意提示 2、听录音 1 3、选答案 4、评价其他同学的答案 5、初步了解关键词汇的音、形、意 1、布置任务。

 2、放录音 3、展示选择 4、评估学生在本环节中接收知识及作出反应的情况。

 知 识 呈 现及 应 用 体验 34 约 分钟

 学习公司名、人名、未接听理由关节词,检查上一环节答案 词汇:Camden Marketing, Limited Louis Miller, Rob Sears, Andre Thomas, Jeanne Maire,line, at the moment, on the phone, 1、学习词汇音形意。

 2、捕捉到关键词汇时鼓掌。

 3、检查答案 1、呈现词汇 2、评价、纠正答案、给予鼓励、提示 听力练习 2 听力 2 1、听力捕捉所学关键词 2、理解对话内容,并作选择 1、 布置任务 2、 讲评听力任务,点评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

 学习句型 Could I speak to…? Who’s calling? Sb.’s line is busy. She is on the phone. 1、学习句型 2、用这些句型进行简单对话(抽签指定交际对方和要找的人。)

 1、呈现句子,引导学习。

 2、布置任务。

 3、指导点评

 听 力 练 习及 交 际 过程应用 20分钟 听力巩固 听力理解 3 1、听对话,写信息2、找出和对话中句子最像的句子。

 1、布置任务 2、给予提示与援助 3、评价、纠正答案、给予鼓励 学生交际练习

 组织、练习口头交际

  组织自己的对话,并做操练 1、布置任务 2、给予提示。3、检查任务完成情况。

 完成交际、听力任务 15

  交际及复述 对话交际、听力复述 1、 部分学生呈现本任务口头交际 2、部分学生模仿其交际内容 1、 布置任务、组织过程 2、给予提示。

 总结 3 分钟 总结关键信息、词汇和句型 课后拓展:

 2 分钟 课后作业:1、P56 Ex.2, b 2、P57 useful language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PPT 课件形式呈现本课内容,插入听力音频和图片。

 教学方法

  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线索,用头脑风暴和模拟交际等方法,让学生“在做中练”、“在练中做”。

 教学评价反思

 1、引入环节:

 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对准备学习的词汇有直观的认识。

  2、热身环节:调动学习气氛,初步铺垫本课词汇、信息知识。听力、表达练习热身。

 调控:应鼓励学生间的互助及相互评价

 3、知识呈现环节:学习词、句。通过任务强化对词、句读音和词义的记忆。让学生体验在留言中捕捉关键词。下一环节听力捕捉做铺垫。检测学生对留言关键词的听力捕捉情况。

 调控:教师应纠正中文标音的音差。

 4、交际练习环节:强化听力理解及句型的应用。为学生组织自己的口头交际作铺垫。

 调控:及时给予提示和援助。

推荐访问:标签 教学设计 Reasonsfornotansweringthephone